玄幻屋 > 莫相负之愿成双 > 第十章 相怜能几时—相怜 二

第十章 相怜能几时—相怜 二


  这一节萧先生会略表明心迹,在面对世宗和赵匡胤是确实谋略过人,胆识过人,当然也要小小展现“腹黑为红颜”的一面啦。

  ——————————————————————————————————————————

  世宗派人给璟然捎信,约他在绊云山上的云相寺见面。素素坐在石榻上,正绣一个香囊。素素没有女红的天赋,跟针线较劲,手指上被扎了好几下。

  素素嘟嘟囔囔:“锦绣纂组,害女工者也,这女红真真儿是体力活儿,也不知道,谁以讹传讹,说什么大家闺秀,绣花当消遣,小家碧玉女红当谋生,这哪里是消遣嘛,分明是受罪!”

  璟然在她背后听她说的有趣,走过来,素素“呀”的一声,手指又被扎一下。

  璟然忙牵起她手指,低着眼眉,放到嘴里嘬了一下。他的唇很软,素素心跳乱成一团,忙撤了手,俩人都红了脸。

  璟然清清喉咙,“咳咳,我要去趟云相寺,大约太阳落山回来。”素素低着头,红着脸:“哦,好!”璟然的眼神也有点慌,“你…跟我一起去!”素素一愣:“为什么?”璟然道:“你一个人,不安全。”

  素素想起当日的事,她笑着道:“没事!那天我是大意了,先生放心吧!”璟然看着她:“跟我去!”

  素素一撇嘴:“我当初也是自己独闯江湖的嘞,好歹我也是桑落的师妹,哪有让人保护的道理。再说了,师哥走的时候给了我迷药,谁敢来,我一洒…”说着素素豪气冲天的一甩手。

  璟然道:“跟我去!”素素一挥手:“我才不要去嘞,放心吧,不能先生去哪儿都带着我,不方便。而且,先生也不能一辈子都护着我。”“我会!”璟然不假思索,眼睛紧紧盯着她道。

  素素心一动,回身坐到石凳上,没抬头轻声道:“放心吧,您去吧!”璟然看说不过她,“那好吧,我早去早回!”走到门口,他回头,看着嘟嘴跟香囊吹胡子瞪眼的素素道:“素素,那件事,我绝不会善罢甘休的。”说罢,走了。

  云相寺后院的一个小禅房,世宗对赵匡胤和萧璟然说:“此次出宫,发现出城的路实在不好走,都城人口太多,房屋密集,以致车马通行不畅。”

  赵匡胤道:“是,且因房屋太多,民宅已侵入官道,经常走水。”世宗点头,璟然有点心不在焉,没说话。世宗道:“璟然,你怎么看?”璟然没说话,赵匡胤碰碰他,他愣愣的看了一眼赵匡胤。

  璟然回过神:“的确是这样,如今,都城确实不好走,布局也现出不合理之处,且如今以我朝的实力,都城确有点小了。”“哦?”世宗抿了口茶。赵匡胤笑道:“听璟然的意思,你有好办法。”世宗放下茶杯:“你说说看。”

  萧璟然眼眉一挑,用手蘸了茶杯里的水,在桌上画了一个大大的圈,将桌上的茶杯圈在里面,嘴角一个笑:“扩!”世宗笑着点点头。

  璟然继续说:“不过,这个做法会遭人非议!”世宗道:“你先说说,朕听听。”璟然深深一施礼:“强除违,茔出城!”

  赵匡胤思忖了一会儿,道:“强除违,这倒好办,只是这茔出城,让死人给活人腾地方,估计…”世宗半响没说话,站起身,负着手,在屋里来回踱步。

  过了良久,道:“朕何尝不知道这样会招来百姓怨言,不过,国之发展,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即注重实干,敏动善行,敢为人先,”璟然道:“这样的事情总要有人做,短期看,是扰民,不过长远的看…”

  赵匡胤道:“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世宗一摆手:“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太难,乃圣人之事,尧舜尚不一定能做到。仁者,若能推已及人,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即是仁了。”世宗回身看着萧璟然:“怎么扩?”

  萧璟然冲着赵匡胤一笑:“赵大哥的赤炭火龙驹能跑多远?”世宗和赵匡胤都一愣,半晌三人相视哈哈一笑。世宗一拍案:“妙!”世宗指着萧璟然:“就你的点子多!”璟然笑笑没说话。

  世宗从怀里掏出张纸,对璟然道:“你看看这个。”璟然接过来问:“是什么?”

  世宗道:“前些天,听说你的小丘庐出了些事,你也是愁眉不展的,朕就没找你。堂上召集好些大臣询问治国之道,选了二十人,让他们做了《为君难为臣不易论》及《平边策》。”

  璟然道:“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为君难,为臣不易”如知为君之难也,不几乎一言而兴邦乎?结果怎样?”

  世宗摇头:“那些个守成有余进取不足的文士一个个写的头头是道,歌功颂德,泛泛而谈,什么儒家传统,施仁政,净是些废话。都建议朕应修德,收买民心,莫急于用兵。”

  璟然仔细读那张纸,世宗继续道:“只陶谷、窦仪、杨昭俭和王朴积极上奏了用兵之策,”

  璟然点头:“比部郎中王朴先生我知道,此人老成持重,聪明,才智很高,不但政务,阴阳律历等方面,也都精通,我也是敬重的很。”

  世宗道:“朕从前就了解他,你看看他的这篇平边策,那日朕召来他一同商讨此事,竟合了朕的想法。”

  璟然看到纸上写着:“彼方之民,知我政化大行,上下同心,力强财足,人安将和,有必取之势。则知彼情状者,愿为之间谍,知彼山川者,愿为之先导。彼民与此民之心同,是即与天意同……彼竭我利,则江北诸州,乃国家之所有也。既得江北,则用彼之民,扬我之兵,江之南亦不难平之也。如此则用力少而收功多。”

  璟然点头:“方今兵力精练,器用具备,群下知法,诸将用命,一稔之后,可以平边。写得好,指挥若定,规划分明,了如指掌。”世宗笑道:“你倒是跟朕的想法一样。”

  璟然道:““君暗政乱,兵骄民困”。现在要讲“平边”,便是要纠了那前几代朝廷的错。王朴先生建议重用贤能,团结人心,赏功罚罪,务使人尽所能,”

  世宗点头:“是啊,他又提倡发展经济,使国强民富,政通人和。这样一来,得民心者必是民心所向。”

  璟然看着那篇《平边策》很是兴奋,继续道:“他提出先攻李璟的江北,再依次南方,南方平定后,再北伐进攻契丹的幽州。而且他还写刘钧是死敌,不能招降,只可强攻,刘钧实力不强,最后再解决即可,妙啊!”

  世宗继续道:“更妙的是进攻上,王朴道,李璟和我边境线长达二千里,可派出少量部队骚扰其防守薄弱之处,且可多处反复骚扰。通过骚扰此法一探李璟虚实,逼反复调动主力,浪费财力物力。一旦其疲于应对,取江北诸州就如探囊取物了。”

  世宗和璟然说的很热闹,赵匡胤坐在一旁一句话也不说。

  王朴,山东人。从小聪明好学,却因为科举制度的荼毒弊病,直到四十几岁才中了进士。当时在后汉朝廷任校书郎,是枢密使杨邠的人。王朴看到朝政混乱,找了个理由,辞官回乡了。

  他走后不久,刘承祐诛灭了杨邠、王章、史弘肇三大家族。平时依附三大臣的官员也死了不少,王朴逃过一劫。

  太祖郭威代汉建周后,王朴重新出来做官,柴荣镇守澶州,王朴为节度掌书记。柴荣调任开封尹,拜王朴为右拾遗。柴荣即位,升王朴为比部郎中。官职不高,但柴荣给他赐了紫袍,也算很荣光的事情了。

  王朴此人脾气刚直,有时会盛气凌人。大规模扩建汴州城这项工作就是王朴负责。

  有一次,他看见一位乡校工作懈怠,就命人把他拉到街上,鞭打几十下。这位乡校心里不忿,嚷道:“我乃宣补乡虞候,是有身份的,怎能随便责打?”王朴听到后,竟又把他拉过来,活活打死了。

  世宗知道后,非但没责怪,反而嘲笑那位乡校:“这个蠢货,竟敢在王朴面前夸口,升什么乡虞侯,死了活该。”

  赵匡胤也碰过王朴这个刺头的钉子,一次他的马队被另一位将军冲撞了,他去告状,想讨个公道,王朴竟然把赵匡胤叫去狠狠的批评,赵匡胤虽不服,也只好乖乖地听了话,所以赵匡胤还是有点忌惮他。

  世宗话题一转:“朕看你刚心不在焉,想什么呢?”璟然还没答话,赵匡胤拍拍璟然的肩膀:“我可知道璟然的小丘庐金屋藏娇呢!”

  璟然讪讪一笑:“哪有?”世宗道:“男人三妻四妾正常,不过朕可知道你的亲事可是连朕都做不了主的。”璟然没答话。

  世宗抿口茶:“你的小丘庐没事了?”萧璟然犹豫了一下,一撩衣襟给世宗行了个大礼。世宗说:“起来说。”璟然没动:“有件事,我瞒了你。”世宗淡淡的放下茶杯:“是长宁的事吧。”璟然低着头没说话。

  世宗道:“你小丘庐的姑娘为了上次朕亲征的事情受了苦了。”璟然抱拳:“与陛下无关,是我自己大意了。”一直没言声的赵匡胤道:“上次,我们抓了刘承佑的旧部,知道长宁还活着,魏群在她身边。他们跟刘崇暗地里一直有来往,那次就是联合耶律敌禄和刘崇准备复辟的。高平一战,挫了刘崇的锐气,大伤了他的元气。没想到他们竟盯上了你的小丘庐,想来是因为你解了璇玑的缘故。”璟然摇摇头:“不是我解的,是…是我…是那姑娘解的。”

  世宗一听,来了兴致:“她竟会解这个?”赵匡胤问:“这姑娘什么来历?”璟然轻描淡写:“倒没什么来历,只是小时候,从江湖术士那里得过一个,误打误撞的解开了。”

  世宗和赵匡胤刚要继续问,璟然话锋一转,给世宗磕了个头:“五年前,我曾在五里坡救过刘承佑和长宁。”世宗面色一怔:“哦?”璟然缓缓的将当日的事情述了一遍。世宗听罢,停了半晌,轻轻一摆手:“不是你的错,当日,你也不知道他们是谁。再说碰上这样的事情,哪有见死不救的道理,你起来吧。”璟然没有动。

  柴荣道:“朕记得那日,你是奉了伯父之命到邺都与朕汇合的吧。”璟然点头。


  (https://www.xuanhuanwu.com/xhw226109/6900829.html)


1秒记住玄幻屋:www.xuanhuanw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xuanhuanw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