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幻屋 > 明末小秀才 > 第五百二十三章 背锅侠

第五百二十三章 背锅侠


  李闯率大军从太原府北上大同府的时候,周遇吉仅仅在代县率骑军拦截了他的前锋马队给予重创后就知趣地让开了大道从代县退守更加易守难攻的宁武关,从侧背对李闯大军虎视眈眈。

  要是换了别的明军或许李闯会不加理会直奔大同府而去,可对手是周遇吉这个角色,李闯麾下军将头目均不淡定了。

  勇卫营的孙应元、周遇吉和黄得功对崇祯皇帝忠心耿耿都是流寇的死敌,不会像其他将领那般打仗时还想着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这类狗屁倒灶的事情。

  周遇吉麾下兵马敢与鞑子野战、浪战,李闯为了避免几十万大军被堵在大同府至代县一线进退两难,只得硬着头皮与周遇吉部死磕,结果伤了元气;刘宗敏不肯率兵前往山海关与更加彪悍的关宁军死战就有这个原因,这也是李闯一片石惨败的一个因素。

  如今即便宁武关完好无损,靳胜武也不会放弃代县退守宁武关。

  时也势也,如今鞑子占据北地拥有天时地利,人和这块与明军对半开,靳胜武无论如何折腾都处于劣势,要是放弃代县退守宁武关或者朔州,济尔哈朗不介意兵分两路围攻困守的明军。

  从原平县到宁武关再到朔州,全程大都是崎岖的山谷狭道,人马倒是可以通过不过速度和队伍那就无法保证了,更主要在于辎重问题,除了骡马能够携带为数不多的口粮没有别的法子可寻。

  可是面对的敌军却有着不容小窥的战斗力,再加上眼下晋北情况不明,前锋人马一旦在期间遭受伏击,那可是要出大事的,晋北兵力空虚出了这种状况济尔哈朗只能稳扎稳打。

  当然,等济尔哈朗率大军抵达代县城下,先期赶到的前锋随即受命绕道朔州、雁门关堵住明军的退路。

  靳胜武返回的时候并没在宣府继续纠缠,他直接把兵马带到大同府驻守,宣府知道大同府空虚可是自己兵马有限实在不敢分兵,只能眼睁睁看着明军再次占领。

  令人意外的是靳胜武这回在大同府整整呆了三天,期间一直有哨骑在阳高和阳原两县往东查探,警戒宣府以及顺天府兵马的动静。

  与他预料的局面差不多,不管是宣府的守军还是顺天府的援兵都没有西进的迹象,在两地明军哨骑仅仅遇上少数对方的哨骑。

  第四天,靳胜武率本部离开大同府南下,三千多兵马分为前后两军,靳胜武亲率前军快马加鞭赶赴山阴,后军则押解这二十余辆大车在后面跟进。

  明军在大同府没有搜罗到多少粮秣,倒不是姜瓖穷得揭不开锅,实在是李闯和阿济格、济尔哈朗三人的大军通过时,把姜家的那些积蓄耗得七七八八了。

  尽管如此,大同府其余的物资还是很丰富的,尤其是对付口外骑兵的各种轻火器,包括床弩、一窝蜂、万人敌、虎尊炮以及成桶成桶的火药,除了运去代县的之外,其余的野战器械全都被靳胜武带了出来。

  代县拦住了鞑子北上的通道,靳胜武知道等济尔哈朗的大军赶回来之后,他肯定会分兵朔州包抄代县明军的后路,靳胜武眼下掌握着战局的主动权岂会放过这个机会。

  济尔哈朗当然知道这一路不好走,尤其是在北面明军情况不明的情形之下,因此令主将阿尔津多派哨骑、谨慎行进。

  伊尔根觉罗·阿尔津虽说是建州八大姓的子弟,不过阿尔津家族只是爱新觉罗氏麾下的杂牌,这从阿尔津的正蓝旗户籍也可以佐证一二。

  而济尔哈朗的父亲是努尔哈赤的弟弟舒尔哈齐,舒尔哈齐与哥哥一同打天下战功赫赫、不甘人下,最终因为谋图自立为王被努尔哈赤幽禁致死,二哥阿敏也是同样的遭遇。

  因此舒尔哈齐一系是爱新觉罗帝王系的杂牌和眼中钉,济尔哈朗只是因为与皇太极的个人关系而获得宠信与权势,对于自身的定位他有着清醒的认识,这也是他能够保住辅政王的政治智慧所在。

  两个有些同病相怜的角色凑在一起自然而然结成了盟友,阿尔津成为济尔哈朗统帅正蓝旗的心腹战将,不过阿尔津能够得到五千偏师主将的职位还在于这厮的另外一项经历。

  此时的满八旗战将除了爱新觉罗一系的后起之秀绝大多数是阵战经验丰富的军将,作为杂牌阿尔津出征时经常领到吃力不讨好或者啃骨头的差事,有一回断后时被悍将祖大寿杀得人仰马翻,回去后差点被砍了脑袋,众人明白他纯属替主将多铎背锅纷纷求情才逃得一命,属于有不测经验的战将。

  这一回济尔哈朗看中了阿尔津的这个经验,希望他平平安安把五千大军带到山阴县与大同府和宣府取得联系,继而夺取雁门关堵住猖狂的明军。

  这些都是拼凑出来的兵马,阿尔津率领的是实打实的五千战兵,唯一多出来一队骡马带着大军十余天的粮草,草料自然没有主要是战马的豆料。

  按理晋北情况不明济尔哈朗应该多派些人马迂回,可是自己麾下一共才四万余战兵,太原府得留下五千人马威慑、洪洞还有五千骑军在与明军对峙,眼下济尔哈朗麾下还不满三万人,这其中还有一万两千降兵需要监视、裹挟,委实不能多调遣了。

  阿尔津当然明白这次出兵有风险。

  明军完全放弃宁武关和朔州死守代县,这是一个令人感觉蹊跷的战局,最大的可能是明军一旦守城不力会往东溃逃通过平型关逃往河北,问题在于河北以及天津卫有重兵驻守,明军主将不会不知道这个情况。

  明军的意图到底是什么?

  这个问题搞不明白,任谁担当迂回偏师的主将都会觉得前路一片迷雾,随时都有可能掉进陷阱。

  不过明军有一个大的软肋,那就是北上的只有三千余骑军,除去在代县守城的人马,济尔哈朗估计对方的机动兵力不会超过两千战兵,考虑到明军有可能在大同府招兵买马,机动骑军的数量有可能扩充至三四千人,且大同府没有多少粮草明军能够坚持多久是个问题。

  但是,能够冲阵拼杀的依旧是那两千精锐,其余的乌合之众也就是在后面呐喊助威跟着打顺风仗,阿尔津的五千人马足够应对。

  阿尔津出兵前得了济尔哈朗的指点随即调整部署,他令副将率两千骑充任前锋出前五六里地开道,自己率本部三千骑以及少许辎重跟进。

  从原平县的崞阳到宁武关,再从宁武关到朔州大都沿着溪谷、山涧行进,阿尔津的五千人马足足耗费了三天两夜,突前的骑军撒开人马步行到两侧山岭到查探,大军走走停停、停停走走,一路稳扎稳打丝毫不给伏兵半点机会。

  饶是如此,一路上不断有人马掉落山谷、战马摔断马蹄,每个时辰都有人马损耗报到阿尔津中营,令人头疼不已。

  五千偏师每隔两个时辰与大军本部联络一次,都是济尔哈朗派来的哨骑,阿尔津表示自己有十足的信心击溃任何拦截的兵马,济尔哈朗对他谨慎的行军加以肯定,至于行军损耗两人有意无意忽略了。


  (https://www.xuanhuanwu.com/xhw318388/11995209.html)


1秒记住玄幻屋:www.xuanhuanw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xuanhuanw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