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幻屋 > 宁在心上 > 15.第 15 章

15.第 15 章


  回到锦苑,七楼到了,顾恺宁拿出包里的钥匙,正准备打开门回家,放下行李。家门口坐着一个人,高大的身躯,卧缩成一团在门旁,背着电梯门。她心里感觉有点奇怪,没道理这边保安那么差,轻轻走过去,看看发生什么事情。

  陆颐听到电梯声响后,整个人惊醒,但坐在地上久了站不起来。迷迷糊糊扶着墙真准备站起来。顾恺宁刚好走到他身边,“陆颐?你怎么了,坐在我家门口了?”却冷不防撞进了一个人的怀里。低沉的声音从她头顶压了下来,“你去哪里了?”她连忙从他的怀里站定,退后一步。

  陆颐看着空荡荡的怀里,“我打电话给你,找不到你了,你手机关机了。”

  她听到他的话后,从包里掏出手机看了看,“不好意思,我手机没电了,这几天在山上陪着师父,没察觉到。”

  他无法否认,这几天找不到她时,他有一丝的慌乱,所以才会冒失的站在这里一直等着她。陆颐拍了拍腿,希望把腿上的麻意减轻。顾恺宁看到他的动作以后,拿手中的钥匙,打开门。“家里可能有些灰,你先进屋坐一下缓缓吧。”

  陆颐受邀第一次进入属于顾恺宁的个人空间。明亮的客厅,宽敞的空间,充满品味的佈置与装潢,空气中甚至飘着若有若无淡淡的清香。

  顾恺宁将行李放一边,匆匆进去厨房准备烧点水。而陆颐在静静观察里观察室内布置仿佛穿越时空之门,繁华历史碰撞当下时代。

  顾恺宁家中有很别致的布置,黑檀木餐桌旁的屏风是一副与赵无极画风极其相同的板画作。曾有人把林风眠、吴大羽、方干民、赵无极、朱德群和吴冠中六人作为一个画派-「西湖画派」。「无极」一词指没有界限,预示赵无极的多种创作风格如油画、水墨画、平版印刷、凋刻和水彩,他同时拥抱不同文化身份而且从不受约束。回顾赵无极数十载的艺术生涯,能见其风格的演变及对抽象的演绎。年轻时的他醉心刻划基本形态,后来在作品中捕捉人类和大自然的原始力量。最后,随着他重新认识中国的艺术传统,其作品见证另一个层次的超越,横跨时间和地点,呈现宇宙之美。作品展现光的诞生、水的源头,而在一片溷沌之外,隐约出现一股生命力。

  她从厨房出来看到陆颐站在餐桌前看着画一动不动,笑起来“怎么了,站在这里发呆了?”

  陆颐转头,“你是收藏了赵无极的画作?”

  她失声一笑,“陆颐,你觉得我有那么好的经济条件,买得起大师的作品?”

  陆颐摇摇头,“但是画风更赵无极很像,只是颜色运用上比赵无极的更为鲜明,没那么赵无极画作晦暗。”

  顾恺宁只好把答案叙述出来,“家里所有的画,除了中式山水画以外,全是我在修读心理学时期自己创作的画。当时是希望把画作奉献给所有因心灵的真理而被压抑或压抑的人,用我的艺术激励他们,并且让他们有能力克服恐惧、嫉妒,让你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对我而言,自由来自于对自己真实存在的无条件接受和爱,就像画作一样。它来自于获得信心,而不是其他人所期待希望我成为的人,而是我生来就是谁。”

  “真正对一个生命好,是能提供给他更多的体验与提升。关于这个我很感谢自己父母,不管我做什么,他们都给予我最大支持,让我自己走属于自己的人生,去体验生命之美。如今社会当中很多父母出于自己的匮乏感和安全感缺失,死死抱住孩子。对孩子的限制离,满满都是自己的恐惧。父母能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就是塑造一个比较健康的人格。爱情里的很多问题源于跟父母关系的问题延续,以为换一个全新的主角和剧情,其实不过是续集罢了。”

  “对于那些迷失自我,害怕听到内心声音的人,我希望我的艺术能给他们一个安慰和舒适的地方。并没有赵无极大师那么高的艺术境界。”

  “举例,你面前这一幅丙烯酸帆布画我为它改名「出现」,这幅画是关于我们真实呼唤的出现。有时候,我们感到压力要像其他人一样,以某种方式做事只是为了融入。但是我们灵魂的歌曲击败了自己的鼓。当我们能听到这首歌并让它从内部自由出现时,我们就放弃了走社会可接受的道路的需要。当我们开始尊重我们是谁以及我们应该是谁时,这种无条件接受我们自己就会产生幸福。”

  顾恺宁再带他转身看向客厅一侧,有一幅落地大的画,还没有挂起来,最近很多家具都是年前添置进来的,没时间布置。“这幅画,我还没有来得及挂上,配合着米白色长沙发颜色很协调。它是「爱」。世人皆知我们值得接受爱是最大的礼物。我们可以体验无条件的爱那一刻,是我们可以将它提供给自己的那一刻。”陆颐没有发出声响,作为一个参观者静静地听就是对创作者最大的尊重。

  她带着他往里走,左侧是一间书房,进门看到一面落地玻璃窗和宽大的书桌,左侧墙面全被挖空改造成3.25米高的书墙,堆满各种书籍。从中可以知道主人阅读量的庞大。

  书房一侧开辟了一张茶桌,面前摆着一些茶具,看的出来,她喜欢喝茶的习惯。茶椅后有两幅垂直的画,她介绍“这幅我改名「突破」我们的生活是一个永恒变化的过程。就像洋葱的剥落一样,每当我们突破时,我们都会脱落旧皮,并促进成长和成熟。抓住舒适和停滞状态只会带来更多痛苦。当你让这些变化有机地展开时,投降于不断变化的生活波动并寻求和平。所以我把它们放进我的书房跟半边茶室。”

  随后她拿起书桌旁的画,问陆颐“你喜欢看画吗?”陆颐抱着一股挖宝藏的心态,等着她。“顾老师,准备给我上课吗?我无限欢迎。”

  顾恺宁展眉一笑,“没有啦,我是打算跟你分享自己的收藏啦,这个才是真的收藏品。”

  “在中国书画不分家,但文的功能远大于画,而画可以视为文的最高表现。文脉对于国家而言是灵魂,对于我个人看法而言,画只是自我表现的手段,人才是主体。值得一提的是,与西方贵族、教会把持政权不同,中国自古文官治政,一切以文为基础。文人画是中国独有的绘画品类,园林、绘画都有很强的文化性。明代的周臣曾指导过唐寅绘画,但后来画的名气赶不上唐寅。人问他,老师不如学生,应作何感想,周臣回答 :「但少唐生三千卷书耳。」周臣在绘画技法上可以作唐寅的老师,但画境和画的内涵都赶不上唐寅,还是读书少了。因此多读书,多为文,改变一个人的气质,绘画的格调就会自然提升,所谓「心手不可相欺」。”

  “我手上是一幅山水画,关于中国传统山水文化的特点,曾引发过许多学者的讨论。哲学家方东美认为,这是中国人的一种「超化」的自然观。不是追求外形的相似,而是通过画面的安排让你在欣赏这个画的时候不自觉地走入画中,去游历情境。山水画里面大都是变形的东西,比如在高崖绝顶上画一座房舍,需要我们艰难地搜索道路,再引导观众从山脚下启程,盘旋而上,一种动态的行程就这样被想象出来。这里画家追求的正是一种具有自然神秘感的审美,就是我们说的内在美。”

  看着她向小女孩一样,把自己以前的日常生活展露给他看的陆颐,静静地听,边听边学,边感叹,“顾老师,您这才二十出头,有那么多的修为,旁人知晓吗?”

  顾恺宁静静想了想,“我这是不务正业的表现,不过是被师父们言传身教学皮毛而已啦,真的专业倒不是,好比小时候分不清元画跟宋画。是师父耐着性子教我看的,元画与宋画有极大不同,有很多差异。然而最重要的差异应是由社会急剧变化带来的审美趣味的变异。蒙古族进据中原和江南,严重破坏了生产力,大量汉族地主知识分子(特别是江南士人)也蒙受极大的屈辱和压迫,其中一部分人或被迫或自愿放弃"学优则仕"的传统道路,把时间、精力和情感思想寄托在文学艺术上。”

  “在当时的文人画家看来,绘画的美不仅在于描绘自然,而且在于或更在于描画本身的线条、色彩亦即所谓笔墨本身。它不仅是种形式美、结构美,而且在这形式结构中能传达出人的种种主观精神境界、「气韵」、「兴味」。这样,就把中国的线的艺术传统推上了它的最高阶段。正是这时,书法与绘画密切结合起来。从元画开始,强调笔墨,重视书法趣味,成为一大特色。这不能如某些论著简单斥之为形式主义,恰好相反,它表现了一种净化了的审美趣味和美的理想。”

  陆颐好奇心起了,“我能不能问问你的师父们?”

  顾恺宁摇摇头,“他们不喜欢我跟别人提起他们太多,因为他们想安宁的过自己的日子。修道、修行听起来都太高大上,太遥远,其实,「用心感受自己的人生体验」就已经在修行、修道中了。他们常言道修行不是让什么去充满自己,而是让自己尽量空,成为一个通道,可以让真相流经。 ”


  (https://www.xuanhuanwu.com/xhw94204/3037081.html)


1秒记住玄幻屋:www.xuanhuanw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xuanhuanw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