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幻屋 > 红楼之谁也不能阻止我崛起 > 第12章 生病

第12章 生病


等稀稀拉拉的下过几场雪粒子后,时间就进入了腊月,年关将近。

        日子很快就清闲下来。

        因为扬州的冬天又湿又冷。一到阴天,雪要下不下的时候,莫磐就身上发懒,觉得浑身难受。莫青鸾见儿子整天的没个精神,怕他万一在哪里病了自己不知道,就禁止莫磐再去学里上课,请宋夫子给他布置了课业在家里做,必要让儿子在自己眼皮子底下,好好时时看顾着他。

        莫磐也不是一定非得去上课,在家学也是一样的。所以,一进入腊月,莫磐就开始在家里猫冬,甚至连惠慈大师那里都不愿意去了。

        莫家一家子不是弱就是小,去年冬天又过的艰难了些,所以今年秋天翻新房子的时候,莫青鸾就给家里大大小小的屋子都砌了火炕,好让他们哥仨过个暖冬。

        在没有空调排湿的情况下,阴天下雪的时候,莫磐就指望火墙和火炕烘干湿气,好让自己舒服些。但实际上,这里的温度也并没有低到需要点火炕的程度,所以扬州的一般人家,并不流行烧炕,顶多点个火盆。烧炕是北方人过冬的标配,就连栖灵寺那里,也是惠慈大师来了之后,才有的。

        不过,火炕点多了,就容易上火。兄弟三个又都小,降火的茶不能多喝,双胞胎在屋里待不住,穿暖了在外面跑跑跳跳还好,莫磐就不行了,他既不想动,也不想喝药,就只能整日里昏昏沉沉的,盼望着冬天早点过去,好让他好过些。

        莫青鸾给儿子找了个活做。

        原本,莫青鸾想要在莫家庄重建莫氏祠堂,但在莫磐去了一次书院回来后,莫青鸾就改变主意了。

        “是我想差了,建了祠堂,就暴露咱们的底细了,得不偿失。”莫青鸾有些不甘心道。

        莫磐就有些不明白了:“娘,他们知道就知道了,又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怕他们做什么?”

        莫青鸾想了想,觉得这些事早晚得说给儿子听,于是就跟莫磐说了一段并不算久远的往事。

        莫磐沉默不语。

        莫青鸾倒是看得开:“现下咱们刚扎下根来,很不必自找麻烦。只要有族谱在,这些都不重要,一切且等你长大了再说。”

        最后,莫青鸾也只是在小佛堂的里间,设了她的祖父母、父母、兄嫂的牌位。然后在牌位后面放了个匣子,里面放着莫氏族谱,充当莫氏列祖列宗,供他们祭拜。

        这样,莫青鸾之前准备的祖宗牌位就用不到了,烧了之后开始准备新的牌位。

        之前,莫青鸾考虑到儿子毕竟年纪小,以他的排序给祖宗立牌位未免不详,所以她是以自己的排序给祖宗重新立的牌位。

        现在,莫青鸾不这么想了,她就是要莫磐亲自立莫氏的牌位,好砸实他莫氏新任家主的身份,免得以后有人质疑儿子的身份。

        所以,莫磐接的新任务就是给他的□□父母、祖父母、大伯大伯母描牌位。在灵牌上,他还写不了太小太复杂的字,所以就由莫青鸾先拿刻刀在灵牌上刻好字迹,再由他拿着毛笔描画上去,就当是他为他们重立的排位了。

        描墨倒是不难。难的是他娘只有晚上才有时间刻,所以一连好几晚,都是他一边听他娘说着祖宗的陈年往事,一边看他娘刻字。等刻好了,他再拿毛笔描上墨,这样一个牌位就完成了。

        今天晚上是最后一个,描完最后一个牌位,莫磐就沉沉睡去。睡前还想着,应该找个晴天日子,到惠慈大师那里去拜访一下,顺便抄份圣旨回来,这样,重设牌位之事就彻底完成,只等安排祭祀事宜即可。

        谁知,第二日,他就一病不起!

        这几日,天一直是灰沉沉的,谁都知道这是有雪要下,可就是迟迟的下不下来。终于,到了这日夜里,黑沉的夜空洋洋洒洒的下了一场大雪,第二日反倒是个大晴天,难得的出现了太阳。

        莫青鸾知道莫磐这几日身上不舒坦,早上就没去叫他起床,是想让他多睡一会的意思。

        可仆妇刘氏是个精心的,她觉着养孩子不能向太太一样,太过随心所欲。养孩子,就得该起床的时候起床,该读书的时候读书,该用膳的时候用膳,这样才是规矩。

        刘氏不好质疑莫青鸾,就吩咐儿子春分去看看大少爷,醒没醒,要不要喝点蜜水润喉。他知道自家大少爷怕湿又怕燥,需精心伺候。

        谁知,转头春分就慌张的跑来跟她说:“大爷发烧了!”

        这可唬了刘氏一大跳,这家里谁都能出事,就是大少爷不能出事。半点没耽搁,立马禀报莫青鸾。

        莫青鸾也吓的六神无主,在确定莫磐已经烧的人事不知的时候,莫青鸾头晕目眩的同时,没忘了吩咐春分去寺里请惠慈大师来看诊。

        惠慈大师来的比想象中快。

        他先给莫磐摸了脉,又看了舌苔,试了体温,最后诊断道:“是风寒,怎么回事?”

        莫青鸾也猜到几分是风寒,听闻诊断结果,更是自责不已,泣声道:“都怪我,这两日晚上我拉着他给祖宗牌位描墨,不成想竟着了风寒,可怎生是好?”

        惠慈大师摸着莫磐已经烧得通红的小脸,连着棉被将他裹着抱起,对莫青鸾道:“这里不方便,老衲带他回寺里诊治,你得了空就来看他吧。”

        莫青鸾不敢说不好,纵使心里担心难过的要命,也只能连声道:“大师放心,我晓得的,我儿就拜托大师了。”说罢跪下给惠慈大师磕了个头。

        这十里八乡再没有比惠慈大师更好的大夫了。这年头风寒能死人,莫磐还这般小,又生来体弱,莫青鸾已经将全部希望都放在惠慈大师身上。

        惠慈大师叹道:“不必如此。”

        说罢人已经出了院门,几步就消失在去栖灵寺的山道上。

        直到此时,春分才从寺里赶回来。见女主人跪在屋门口,惠慈大师抱着一团棉被走远,不由气喘吁吁的问他娘刘氏:“太太怎么了?大爷呢?惠慈大师不是来给大爷看诊的吗?怎么走了?”

        刘氏不管儿子,上前扶起莫青鸾,安慰道:“惠慈大师医术精湛,慈悲为怀,定能治好大爷。太太还是放宽心,照顾好两位小少爷才好。”

        莫青鸾正心痛的六神无主,听到刘氏说“照顾好小少爷”,这才回过神来,慌忙道:“你说的对,是我糊涂了,已经病了一个,那两个可得看好了,再不能病了。”说罢便急着去看双胞胎。

        刘氏拉住慌乱的莫青鸾,劝道:“我已经看过两位小少爷了,并无大碍,太太不如先去换身衣服,洗漱一番,免得将病气过给小少爷。”

        莫青鸾努力定下神来,握着刘氏的手庆幸道:“多亏你提醒我,不至于让我再犯下过错。”一时吩咐徐氏带着人去烧热水,一时又拉着刘氏一起去换衣服,忙的不可开交,倒冲散了些心里的害怕和慌张。

        在睡梦里,莫磐一时觉着自己被火烤的发烫,一时又觉着空调开得太低了,冷的人直打寒战,一时又感觉自己被淹在了水里,憋闷的喘不过气来,一时眼皮有如千斤重,怎么也睁不开。

        既睡不安稳,也醒不过来。

        等他被一双大手翻来覆去的折腾过几回后,便觉有一股浊气缓缓从胸口排出,身体也变的轻快许多。

        不由舒服的翻了个身,再一次沉入黑甜乡,美美的睡了过去。

        惠慈大师见莫磐终于退烧,也不再难受的□□不止,才放下心来,坐在床边,给他重新把起脉来。

        等莫磐再一次清醒过来的时候,已经是三天后的中午了。

        前两天他也迷迷糊糊的醒过来几次,但都是被喂了些米汤药液,就又重新昏睡过去。

        莫青鸾也是日日来看望他,见他虽然昏睡不醒,但也病情稳定,又有惠慈大师在旁看顾照料,她便放下心来,白日里来到莫磐床边,看着他睡觉,也好让惠慈大师歇一歇,她也不闲着,给莫磐缝些里衣袜子之类的小东西,算是个消遣。只是,一坐就是一整天,晚上再回家看双胞胎。

        她一边两头跑,一边还要照顾双胞胎,心下又煎熬不已,只两天的功夫,就憔悴了许多。

        莫磐醒过来,就见自己睡在寺里待客禅房的床上,莫青鸾正坐在床边,给他缝制袜子,袜子分为两层,中间夹了薄薄一层的棉花,相毕穿着会很暖和。

        莫磐看着她憔悴的脸庞和充满红血丝的眼睛,不由心疼的叫了声:“娘!”

        莫青鸾身子一震,惊喜的看着莫磐:“磐儿你醒了?”说罢就抱着莫磐又哭又笑:“阿弥陀佛,苍天有眼,可算是让你醒过来了!还难受不难受?饿不饿?渴不渴?可有什么想吃的想喝的?”

        莫磐任母亲抱了好一会,等她平复下情绪来,才道:“并不太饿,就是有些渴。”

        莫青鸾听说儿子骇渴,连忙把儿子好好的塞在棉被里,才从旁边用炭火暖着的茶锞子里倒了一杯浓香的药茶给他喝。

        莫磐看着雾气袅袅的茶汤,问:“这是什么茶?”

        莫青鸾道:“这是惠慈大师专门配的防寒的茶汤,现下寺里的人都喝它御寒。大师说了,你醒过来就给你喝这个,快喝吧。”

        莫磐接过来尝了一口,苦中回甘,还挺好喝的。

        喝过茶后,莫磐舒服许多,又问他娘:“娘你在这里照顾我,家里怎么办?双胞胎还好吗?”

        莫青鸾看着精神大好的儿子,欣慰道:“家里有刘嫂子和徐氏照看,并不妨事,你安心在寺里调养,不用担心家里。”

        莫磐还想再细问,就听惠慈大师冷声道:“你老老实实的躺在床上休养,那些个琐事俗务并不需你过问。命都没了,你家里无论兴败也都于你无关了。”

        原来惠慈大师听了客院里的僧侣汇报,说他醒了,就过来看他。谁知,刚到屋门口,就听他在一个劲的操心家里的事。心下着恼,忍不住训了他几句。

        莫磐还是很怕惠慈大师冷脸的,诺诺道:“我不过问了几句,也好放心不是。”

        惠慈大师拿他没办法,跟他说,也是跟莫青鸾说:“你这个年纪,正是该天真烂漫调皮捣蛋的时候。你倒好,比那壮年男人还要耗费心血,偏又生了个多愁多病身。长此以往,英年早逝都算你活的长了。”

        莫磐被那句“多愁多病身”麻的不轻,莫青鸾却是听的心下骇然,惊声问:“什么耗费精血?什么英年早逝?我儿不就是身子弱了些?小孩子不都这样?”

        惠慈大师道:“你当那佛纸方子怎么来的?那荆棘条在这山间不知长了多少岁月,怎的偏生就被他发现用来做了佛纸?你以为那四书五经是那么好读的?多少人读一辈子都读不明白,偏就他能得名士大儒夸赞?多少男人一辈子都理不清自家一亩三分地,偏就他能算的头头是道。多思者耗神,他这样小的年纪,有多少精血供他耗费?”

        缓了一口气,继续道:“况且他胎里带了弱症,本就与寻常孩童不一样,继续这样煎熬下去,即便活到成年,也难以延续血脉,寿终正寝。”

        莫青鸾听惠慈大师一通说了这一年来发生的事,本已心疼的心如刀绞,待听得“胎里弱症”,不由眼前一黑,恍若晴天霹雳,立马想到了莫磐三岁之前状若痴傻的事。


  (https://www.xuanhuanwu.com/xhw96853461/30890636.html)


1秒记住玄幻屋:www.xuanhuanw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xuanhuanwu.com